有關專家指出,復雜的國際鐵礦石貿易形勢、過于分散混亂的進口局面和我國對鐵礦石定價權的缺失導致了當前比較嚴峻的鐵礦石局勢。今年,我國將嚴厲打擊鐵礦石虛高進口和囤積居奇。
國務院30日召開常務會議,要求采取更有力措施應對鐵礦石漲價。據了解,今年我國將采取四項措施應對鐵礦石價格的高漲:一是打擊虛高的進口需求和囤積居奇。根據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目前我國到岸鐵礦石存量已達2400萬噸,如鋼鐵企業能夠消耗這些存礦,那么今年鐵礦石供應量應可基本滿足需求。《貨物自動進口管理辦法》的實施,也將令鐵礦石的進口量進一步配合國內需求。二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總量上控制國內鐵礦石需求。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貿易組織的協調功能,規范進口秩序。四是加快"走出去",獲得更多的礦產資源。
有關專家表示,就國際形勢看來,當前國際鐵礦石需求增長較快,出現短缺局面,加之美元貶值,是當前鐵礦石漲價的原因。而在定價權方面,目前亞洲鐵礦石進口價格主要由以新日鐵為代表的大公司主導,我國鋼鐵企業的定價發言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此外,在今年3月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貨物自動進口管理辦法》實施之前,存在因行業壟斷和行政權力介入導致鐵礦石進口市場波動的現象。
據悉,目前我國鐵礦石50%依靠進口,自去年3月底鐵礦石進口價提高71.5%之后,初步估計一年來我國鋼鐵行業利潤增長200多億,但與鋼鐵行業相關度較高的汽車、集裝箱、造船等行業業績下降相當嚴重。
為此,國家將采取措施調控鐵礦石進口,并努力提高定價權。
"定價權的缺失需要引起我們的思考。"該專家表示。他說,去年新日鐵與國際鐵礦石巨頭就鐵礦石進口價格進行談判,決定全面漲價71.5%,大大超過了我國掌握的底線。當時作為中方代表參加談判的寶鋼明確表示不能接受,但經過幾輪談判后,我國企業不得不接受了上述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