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劑檢測酶定性鑒定
助劑檢測酶定性鑒定
· 【鑒定原理】:酶可與溶解于平板中的底物作用,產(chǎn)生水解圈,觀察水解圈的大小,可以定量地確定酶地種類。
【試劑制備】:
1.緩沖液
①0.1mol/L檸檬酸:21.01g檸檬酸溶于1L水(A)
②0.1mol/L磷酸鈉:38.01g磷酸鈉溶于1L水(B)
③135mlA+365mlB制成PH值為10的緩沖液
2.淀粉酶鑒定用培養(yǎng)基
100ml上述緩沖液加入1g瓊脂糖及1g可溶淀粉,煮沸后倒平板。
3.蛋白酶鑒定用培養(yǎng)基
50ml上述緩沖液加入1g瓊脂糖煮沸,降溫至55℃,加入0.5g干酪素融解后倒平板。
4.碘液顯色劑
①碘液顯色
②碘儲液:11g碘及22g碘化鉀溶于50ml 55℃緩沖溶液中
③碘液顯色劑:2ml碘儲液加2g碘化鉀,溶于500ml水中
【酶 鑒 定】:
100g待測酶溶于1L自來水制成100g/L的溶液,取20μl待測液加入打好孔的待測酶種的平板小孔中,蓋好平板蓋,45℃,1h。
蛋白酶鑒定:觀察水解圈大小與對照比較,水解圈大于對照水解圈,表明有蛋白酶存在。
淀粉酶鑒定:需以碘液顯色,如顯藍紫色則表明在待測液中存在淀粉酶。
【適用范圍】:無法區(qū)分同一種類的不同酶?偘分禍y定
· 適用:電離常數(shù)極其小的,不能用指示劑明顯滴定的
對樣品要求:非水溶液,水分含量接近零,否則會影響終點出現(xiàn)。
1、50ml冰醋酸(市售)加入0.5g左右試樣;
2、加入結晶紫指示劑,用0.1N的HClO4 滴定至紫色消失,呈藍色,注:變成綠色即為過量了。
計算:總胺值=(N×V×56.11)/M
N――HClO4 的當量濃度
V――耗HClO4 數(shù)
M――樣品克數(shù)烴值的測定
· 定義:
1g試樣中的烴基被乙酸酐酯化后所生成的酸,用KOH中和所需毫克數(shù)
 測定羥值:(乙酸酐法,另外還有鄰苯二甲酸酐法)
1、稱取2~2.5g樣品于三角燒瓶中;
2、精密加入醋酐吡啶液15ml,裝上球形冷凝管,燒瓶內(nèi)液面低于水浴面,在通風櫥內(nèi),水浴加熱回流1小時,注:此時反應過程中不可有水;
3、少量水沖洗,此時讓過量乙酸酐水解,繼續(xù)回流5min;
4、關爐冷卻至30℃以下,從管上加70ml水,卸除冷凝管,用淋洗磨口玻璃接頭;
5、從通風櫥里取出,加酚酞1ml,趁熱用1N NaOH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
6、同時做一空白實驗
 試劑準備:
醋酐吡啶液制備:
醋酐5ml,吡啶50ml,(即醋酐:吡啶=1:50)充分混合均勻
其中吡啶是介質(zhì)
 計算:
X3= {(V1-V2)×N×40 +X1}/G
V1—空白耗NaOH數(shù)
V2—樣品耗NaOH數(shù)
40—NaOH分子量
G—樣品重量,g
X1—樣品的酸值
注:X1≤0.3時,忽略,
另:試樣游離酸時,X取正,含游離堿,X取負
 原理: 應用:
可用于分析脂肪醇如烴值在230—310 椰子油氫化脂肪醇白色膏狀至淡黃色液體,如勻染劑O;
如烴值在300—350 平均十二碳混合醇,如JFC或浸濕劑80
如烴值在350—420 石蠟氧化C9—C12,為白色至淡黃色液分散力測定方法
· 適用:陰離子型分散劑,如MF
 原理:在定量的快色素大紅3RS液中,分別加入定量的分散劑樣品和標準品溶液,在20±2℃及攪拌情況下,加入定量的H2SO4液,使快色素的反式重氮鹽轉為順式重氮鹽并與色酚偶合成紅色不溶性偶氮染料粒子,密閉條件下,滴濾紙滲圈,比較被測樣與標準樣的滲圈大小,從而計算出分散力大小。
 步驟:
1、稱試樣和標樣各0.5g(或1g、6g,視分散力大小定),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即成1g/l備取液;
2、測定液配制
溶液試樣ml標樣ml分散劑液1920192021快色素大紅3RS液555550.5mol/L H2SO4液44444水7271727170總體積100100100100100
按上表吸取試樣,標樣→水→染料→置于水浴鍋20±2℃,(即室溫)→置于磁力攪拌器上→邊攪拌邊一次加入H2SO4液,2分鐘
3、兩張濾紙以經(jīng)緯向呈90°交叉重疊置于有機玻璃和玻璃板間,用1ml移液管自燒杯(工作液)中間吸取1ml測定液,逐滴滴于有機玻璃板中心小孔中,測定液逐滴向四周擴散,當最后一滴測定液滲入濾紙后,用秒表計時間,2分鐘后取出濾紙,用鉛筆劃出紅色滲圈區(qū)的最大直徑D1,并在垂直D1方向劃出直徑D2,晾干濾紙。
 計算及評定
F(滲圈的平均擴散面積參數(shù))mm2 =(D12+D22)/2
五個工作液則有五個F值
F1――試樣19ml時
F2――試樣20ml時
F3――標樣19ml時
F4――標樣20ml時
F5――標樣21ml時
要求F2>F1,F(xiàn)5>F4>F3才可作計算依據(jù)。
然后將F1逐個比較,
若F1接近F3,取P1%=F1/F3×100
若F1接近F4,取P1%=F1/F4×100
若F1接近F5,取P1%=F1/F5×100
同樣將F2比較
若F2接近F3,取P2%=F2/F3×100
若F2接近F4,取P2%=F2/F4×100
若F2接近F5,取P2 %=F2/F5×100
P1與P2的絕對差值應小于5%
則取P=(P1+P2)/2
若分散力P為100±1%,則評為100%
若分散力P為105±1%,則評為105%
若分散力P為101~104%間,則評為100%~105%表面活性劑發(fā)泡力測定
· 起泡比試驗法
(一)儀器和藥品
具塞量筒(100ml);
標準皂片、待測試樣(可選擇滲透劑JFC,滲透劑T等);
(二)試液準備
0.125%標準皂片液;
0.125%待測試樣溶液;
(三)操作步驟
分別取0.125%標準皂片液和0.125%待測液各10ml,置于100ml具塞量筒中,加蒸餾水稀釋至30ml,加蓋,劇烈振蕩10次,靜置30s,立即記錄泡沫體積(ml)。重復上述操作2~3次,取平均值。
(四)計算起泡比
起泡比=泡沫體積/試液體積
起泡比約大,說明表面活性劑起泡力越強。蛋白酶活力測定
· 【檢測原理】:
二甲基酪蛋白在蛋白酶水解作用下生成末端為氨基或羧基的短肽,其中氨基肽與顯色劑三硝基苯磺酸在堿性條件下生成黃色偶合物,可用分光光度計在425nm波長處對其進行定量測定。
【測量條件】:
溫度:50℃
PH:8.3
底物:二甲基酪蛋白
基質(zhì):硼酸緩沖溶液,KCl,表面活性劑,Na2SO3。
【干擾因素】:伯胺,表面活性劑,漂白劑
【干擾的排除】:使用苯基甲烷硫酰氟,或水溶液在85℃,保溫15min,以消除基質(zhì)中蛋白質(zhì)的干擾。加Na2SO3消除漂白劑干擾。
【制作標準曲線】:由于需要使用分光光度劑進行定量測定,所以需按常規(guī)做出在425nm下氨基肽與顯色劑三硝基苯磺酸在堿性條件下生成的黃色偶合物的標準工作曲線。叔胺測定
· 意義:反映轉化率,即表征純度的一種方法,用總胺減叔胺為季胺值,可推算出分子量1、20ml的醋酸酐,樣品約0.5g放置半小時后;
2、用0.1N的HClO4 滴定,至結晶紫指示劑紫色消失。
計算:叔胺值=(N×V×56.11)/M
N――HClO4 的當量濃度
V――耗HClO4 數(shù)
M――樣品克數(shù)
HClO4 標準液的配制:參見標準GB601-88
0.1N HClO4高氯酸溶液的制備:
在冰冷卻和激烈攪拌下,將70%高氯酸水溶液逐漸地加到計算量的醋酐中(醋酐用量是按將過氯酸的水完全轉變?yōu)榇姿岫嬎愕模S眉儽姿釋⒗鋮s的混合物稀釋到0.1N。不得有過量的醋酐存在。
過量醋酸酐的檢查:取整數(shù)量的供試溶液,在搖動下加入一滴水,同時觀察其溫度。倘若溫度升高,再滴加水,直到溫度不再上升為止。對于大量溶液,需要加入的水的數(shù)量可從上述試驗推算。如果加入一滴水后溫度并不升高,則必須按同樣方法向過量的水中滴加醋酐以進行檢核。
當量濃度的校正:用在300C下干燥過的無水碳酸鈉(分析純)在冰醋酸溶液中以0.1%結晶紫(冰醋酸溶液)或萘酚苯(苯溶液)為指示劑,進行當量的滴定。然后用純冰醋酸調(diào)節(jié)高氯酸的濃度到0.1N。
助劑酸值的測定
· 定義:每1g樣品中KOH所耗用的毫克數(shù)
步驟:1、準確稱取樣品約5g;
2、加入中性乙醇50ml,加熱使之溶解;
3、加入酚酞1ml,用0.1N的NaOH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退色;計算:酸值=(N×V×56.11)/m
N――NaOH的當量濃度
V――耗用NaOH量
m――樣品重量。
中性乙醇配備:50ml乙醇中加入酚酞0.5ml,用0.1N的KOH滴定至微紅色
相關文章皂化值測定
· 定義:在規(guī)定條件下皂化1g試樣所需要的KOH毫克數(shù)
 原理:以KOH-乙醇液在回流下煮沸試樣,接著用標準的HCl溶液滴定過量的KOH。
 方法:1、稱取1.5g樣品,以0.5N的KOH(25ml)和95%的乙醇(25ml)為溶劑;
2、水。85±2℃),回流1小時;
3、關爐,加入酚酞指示劑1ml,用0.5N的HCl滴定,終點為紅色退去,
(注:近終點時加熱至沸再繼續(xù)滴至紅色退去,保證反應完全)
4、同時做一空白。計算:X=[(V1-V2)×N×56.11]/GV1――空白耗HCl
V2――樣品耗HCl
N――HCl當量
56.11――KOH分子量
 試劑準備:C(KOH-乙醇)=0.5mol/l液的配制
8g KOH和5g鋁片,
在1L 95%乙醇中回流1小時,立即蒸餾,在餾出液中加入需要量的KOH,得到約0.5mol/l濃度的KOH-乙醇液,靜置幾天,傾出上層澄清無色溶液,棄去沉淀的K2CO3,溶液貯于棕色瓶中,蓋緊備用。
注:測皂化值時,若試樣為淺色用酚酞,試樣為深色用百里酚酞,終點為藍綠色轉為黃色。
 適用范圍:動物、植物油脂及合成的羧酸酯類表面活性劑深、淺色產(chǎn)品,
不適用難以皂化和含礦物酸的產(chǎn)品。
濁點的測定
·  濁點測定:
方法A:試樣水溶液在10-90℃間變混濁的,用蒸餾水測定
0.5g樣品溶于100ml水,量取15-20ml,于試管中,水浴加熱至混濁。用溫度計邊攪拌邊冷卻,看重新澄清的那個溫度點;
方法B:在低于10℃變混濁的或試樣不能充分溶解于水的,用25%的二乙醇丁醚水溶液法
5g樣品溶于45ml二乙醇丁醚液,量取15-20ml,于試管中,水浴加熱至混濁。用溫度計邊攪拌邊冷卻,看重新澄清的那個溫度點;
方法C:在高于90℃變混濁的需在密封管內(nèi)測定,因為密封管可使操作在壓力下進行,以達到比在大氣壓下溶液的沸點還要高的溫度,
0.5g樣品溶于100ml 5% NaCl液中,量取15-20ml,水浴加熱至混濁。用溫度計邊攪拌邊冷卻,看重新澄清的那個溫度點。
 研究濁點的意義:
通常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應用皆應低于其濁點
對于離子表面活性劑,應考慮其克拉夫點(從某一溫度溫度開始,溶解度等性能顯著變化的溫度點),因為到達克拉夫點時,膠帶開始離解。
 濁點指數(shù)(水數(shù))定義:
一定體積的溶劑中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劑,在特定溫度下,使溶液產(chǎn)生混濁所需的蒸餾水毫升數(shù)。
 水數(shù)測定原理:
30℃(滴定過程中保持燒杯溫度),將蒸餾水滴加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樣品1±0.1g)的正丙醇液(10ml)中,滴前用磁力攪拌,至混濁,平衡5分鐘,混濁不消失,記錄其所滴加的蒸餾水毫升數(shù)
含固量測定
· 含固量,是指助劑或漿料中含有的固體量。
含固量的測定方法:
用分析天平準確稱取原樣2克左右于表面皿中,置于烘箱中,在105℃-108℃的條件下,烘燥三小時,取出稱重,續(xù)放入烘箱,同樣條件處理30min,復取出稱重,如此重復兩次。比較三次數(shù)據(jù),看是否達到恒重,然后根據(jù)以下公式計算得出含固量。
含固量=干燥恒重/物料原重×100%表面活性劑離子性鑒別
·染色試驗法
(一)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①試劑:在5ml0.005mol/L鹽酸溶液中,滴入3滴0.1%麝香草酚藍指示液。
②方法:在5ml表面活性劑溶液內(nèi),加入5ml試劑,呈紅-紫色表示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①試劑:0.2mol/L醋酸鈉溶液75ml,0.2mol/L醋酸925ml及20ml0.1%溴酚藍乙醇溶液混合而成,溶液pH值為3.6~3.9。
②方法:將1%未知試樣溶液的pH值調(diào)至7,取其2~5滴,加入10ml試劑中,呈透明的天藍色,表示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助劑白度的測定
·白度測定白度測定儀主要用于測量非彩色表面平整的物體及粉末的白度。白度測定儀是使用固定光源,以45°角將光束投射在試樣表面上,然后由光電池接收試樣漫反射的光通量,通過光電池的光電效應產(chǎn)生電流,因為產(chǎn)生的電流與接受的光通量呈正比,故而通過監(jiān)測光電流,即可反映出試樣表面的漫反射能力,即試樣白度。國內(nèi)常用的白度測定儀為ZBD型,其操作方法大致如下:(具體步驟詳見說明書)
預熱-->調(diào)零(黑筒)-->校正(白度板)-->測量
對于一般的織物而言,要求測量時對折成8層(大小為5×5cm),而對于薄織物則要求對折成12層(大小為5×5cm),測量時變換方向平行測定3次,取其平均值。對于不同的白度測定儀而言,同一種織物測得的白度可能不同,但是用同一臺白度測定儀測得的不同織物的白度還是具有可比性的。
熒光增白的效果和性能對比測試
發(fā)布日期:2006-10-12 21:36:55
· 一.增白效果測試
1.分別取半漂白布5g數(shù)塊,于蒸餾水中沸煮30min,取出,壓去多余水分。
2.各熒光增白劑分別采用o.w.f 0.16%,浴比1:40,溫度45-50℃,時間30min處理。染浴中美五分鐘翻動布樣一次,使布樣不露出液面為逸。染好后,清水洗凈,60℃烘干。
3.藍天白光下目測比較,也可用熒光白度儀(ZBD型)測試比較。
二.耐酸牢度對比
對已增白的布樣,采用不同PH值的鹽酸或醋酸,浴比1:40,溫度45-50℃,時間30min,干燥后觀察不同PH液處理后的白度變化情況可目測,也可儀器測量。
鐵離子螯合試劑中螯合能力的測試
· 1、 測試原理
在PH值為10—11的條件下,將FeCl3的溶液加入螯合試劑的水溶液中。如果試劑的螯合能力達到飽和,溶液中會出現(xiàn)棕色溶液Fe(OH)3。應該進行一系列的嘗試以確定飽和點。
測試分別在室溫條件和98℃的條件下進行。
2、 測試所需化學試劑和儀器
2.1 FeCl3溶液,0.25mol/l (1000ml溶液中含有67.58g FeCl3•6H2O)
2.2 NaOH溶液,38°Bé(1000ml溶液中含有445g NaOH式將328g NaOH溶于1000g水中)
2.3 電子PH計
2.4 磁力攪拌器
2.5 錐形瓶
2.6 回流冷凝器
3、 測試方法(室溫條件下)
3.1 將0.8g。ā0.01g)螯合試劑在750ml去離子水中稀釋、溶解。
3.2 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10—11之間。
3.3 逐滴加入0.25mol/l的FeCl3溶液直到錐形瓶中的溶液出現(xiàn)渾濁,在此過程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保持PH值處于10—11之間。加完FeCl3溶液后,在保持PH的條件下,用去離子水稀釋到800ml。記錄消耗。
3.4 為了確定準確的消耗點,需要在減少FeCl3溶液量的情況下做2—3實驗。(比如分別減少2、4、6ml等)
3.5 三個小時后,觀察錐形瓶中的溶液。注意錐形瓶中還可以觀察到棕色沉淀的痕跡,也是一定的消耗。所有消耗量減去2ml才是準確的消耗。
4、 測試過程(98℃)
4.1 操作過程和前面所述相同,只是加入FeCl3溶液的量少一些(大約少2、4、6ml等等)。
4.2 加入FeCl3溶液以后,在回流溫度下對此澄清溶液直接加熱1小時。將加熱后的溶液潷析至錐形瓶中,目測判斷。如果出現(xiàn)棕色沉淀的痕跡,注意FeCl3溶液的消耗,所有消耗量減去2ml才是準確的消耗。
5、 計算
螯合能力:以Fe3+的毫克數(shù)/克產(chǎn)品計算:Fe3+的毫克數(shù)/克產(chǎn)品=(FeCl3溶液的毫升數(shù)×13.6)/0.8例如:
20℃時消耗FeCl3溶液28ml=28×13.6/0.8=476 mg Fe3+/g
98℃時消耗FeCl3溶液22ml=22×13.6/0.8=374 mg Fe3+/g
鈣離子螯合試劑中螯合能力的測試
· 1、 測試原理
在PH為10-11的條件下,在碳酸鈉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鈣溶液,會立刻形成不溶性的碳酸鈣沉淀。如果加入少量螯合試劑的話,比如Henkel的Securon系列,這種情況就不會出現(xiàn)。測試分別在室溫和98℃的條件下進行。
2、 測試所需化學試劑和儀器
2.1 CaCl2溶液,0.25mol/l (100ml溶液中含有36.8g CaCl2•2H2O)
2.2 Na2CO3水溶液,質(zhì)量百分比2%
2.3 NaOH水溶液,大約1000ml溶液中含有80gNaOH
2.4 電子PH計
2.5 磁力攪拌器
2.6 250ml錐形瓶
2.7 回流冷凝器
3、 測試過程
3.1 在80ml的去離子水中將1.0g ( ±0.01g )的螯合試劑稀釋。
3.2 加入幾毫升NaOH溶液,將PH值調(diào)節(jié)到10和11之間。
3.3 加入10ml 2%的Na2CO3溶液。
3.4 逐滴加入0.25mol/l的CaCl2溶液,直到沉淀不再增加。在滴加過程中加入NaOH溶液,使PH值始終處于10-11之間。記錄消耗量。
4、 溫度
4.1 操作過程和前面所述相同,只是加入CaCl2溶液的量少一些(大約少1--3ml)。
4.2 在回流溫度下加熱澄清溶液1小時。如果觀察不到渾濁現(xiàn)象,可以嘗試加入少量的CaCl2溶液。
5、 計算
螯合能力:Ca2+的毫克數(shù)/克產(chǎn)品=CaCl2溶液的毫升數(shù)×10.03
例如:消耗
20℃時8.5ml CaCl2溶液=8.5×10.03=85 mg Ca2+/g
98℃時7.1ml CaCl2溶液=7.1×10.03=71mg Ca2+/g
無醛固色劑的要求
·1、 無醛固色劑的應用范圍已由直接染料、酸性染料(不包括酸性染料染錦綸)拓展到大量使用于活性染料的染物。主要用于普通型活性染料染深濃色,解決濕燙牢度、皂洗牢度和濕摩擦牢度的達標。2、經(jīng)無醛固色劑固色后,應沒有色變,不影響染物的色光,便于染整工作者控制色澤。
3、經(jīng)無醛固色劑固色后,應能全面提高各項染色牢度,包括皂洗、熨燙、干摩、濕摩和汗?jié)n牢度等。而且要能達到一定級別,如皂洗牢度達4級以上;白布沾色達4級,干摩4級以上;濕摩3級以上;汗?jié)n牢度3~4級;熨燙牢度4級以上。到目前為止,已生產(chǎn)的商品品種中,很難全面滿足以上所有的牢度,特別是濕摩擦牢度要超過3級,難度很高。
4、無醛固色劑本身要具有安全性,不含毒性或毒性很小,在貯存和穿著過程中不裂解出有毒或有害物質(zhì)。
5、在制備過程中要確保無毒,具有生產(chǎn)安全性.
6、成本要低,原料供應立足國內(nèi)。
7、要適用于浸軋和浸漬法處理,使用方便,不受工藝的限制。
JPA型煮練助劑的基本性能
· JPA型煮練助劑是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荃酚聚氧乙烯醚等非離子表面活科-剎和陰離戶表面活性劑復配而成的i近川J亞麻織物的高效煮練助劑。為適應各種前處理工藝與設備的要求,煮練助劑JPA山二個品種構成系列產(chǎn)品,其中JPAI為常規(guī)產(chǎn)品;JPA一2為低泡型產(chǎn)品,適宜在高速繡漂設備上使用。二種助劑的主要成份豐{}1司,只是在JPAZ件,添加了消泡和抑泡纖1份.
在JPA的研制過程中,我們通過生己體基料的合成、復配組份的篩選與各組份比例的變化,使助劑的基本性能滿足廠亞麻纖維的去雜和工藝操作要求,F(xiàn)將JPA的節(jié)本性能歸納如下:
1、具有潤濕、乳化和分散的綜合性能根據(jù)選擇煮練助劑的要求,我們以目
前國內(nèi)常用的煮練助劑JFc(江蘇南通助劑廠)和太古油(本所自制)為對比樣,通過對各種助劑潤濕力、乳化力和分散力的測定以及煮練工藝的對比試驗,研究了助劑的潤濕、乳化、分散能力與煮練工藝效果之間的關系。
2、在熱堿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潤濕力
織物煮練加工時,浸漬槽內(nèi)燒堿的濃度在20一月0s/L左右,煮練溫度可達90一100C,這就要求煮練助劑具有更高的耐堿、耐高溫性能。
一般表面活性劑受溫度、PH值、電解質(zhì)的離子強度等因素的影響,它們在熱堿溶液中的潤濕能力要比室溫水溶液中的效果差得多。這種差異程度隨助劑的組成而異。按一般規(guī)律,溫度對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右協(xié)十的武響。而PH俏和禽子禍彥對禽子型表面活性劑有較大的影響。但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配伍后,可以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在非離子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混合液中,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分子"插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膠圍中,使原離子間斥力減弱,加之兩種表面活性劑疏水基因的相互作用,易生成混合膠圍,使混合液的面活性大大增加,臨界膠束濃度(C Mc)下降,從而使復配后的表面活性劑比單一表面活性劑具有更好的潤濕、滲透和凈洗能力川。這一點從表2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到證實。
3、發(fā)泡力低
為適應高速化練漂機械與工藝的要求,煮練助劑應具有低泡性能。對四種助劑泡沫力的測試結果表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太古油基本沒有發(fā)泡能力;而配有消泡和抑泡組份的JPA一2具有低泡性能,它的最貪特點是,泡沫極不穩(wěn)定,可在短時間丙迅速消泡.是適宜在高速化練漂中使用的煮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