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是國家經貿委《 2000-2015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要點》指出:“積極推廣地熱采暖和地熱發電技術”,“加快地熱熱泵技術的引進和開發,加速國產化。要大力開拓地熱采暖市場,到 2005 、 2010 、 2015 年地熱采暖面積分別達到 1500 萬、 2250 萬、 3000 萬平方米。要積極推動地熱的綜合利用”。
《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JGJ134 — 2001) 第
《夏熱冬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JGJ 75-2003) : : 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地表水、地下水、封閉水環路式水源熱泵)應用水作為機組的冷(熱)源,可以應用河、湖及海水,地下水,廢水等。至于地熱源(大地耦合式)熱泵,從原理上看,其實也是水源熱泵的一種,只是將水通過埋設在土壤中的、一種傳熱效果較好的塑料管來吸取土壤熱量(制熱時)及排出熱量(制冷時)到土壤中。與空氣源熱泵相比,它的優點是出力穩定,效率高,當然也沒有除霜問題。當有地下水、河湖水及其他水資源或土壤熱源可利用時,可大大降低運行費用。但水源熱泵必需有一個水系統,如果采取打井取用地下水,必須確保有(真正的)回灌措施,并必須符合當地環保部門有關規定。否則,會引起水資源保護及環境問題。如果在該建筑附近有一定面積的土壤可以埋設專門的塑料管道(水平開槽埋設或垂直鉆孔埋設),可以采用地熱源熱泵機組,它利用土壤作熱源和熱匯,通過在管道里流動的水進行熱交換,有較高的能效比,并有利于環保。
《建設部建筑節能"十五"計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十五”期間建筑節能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大力推進太陽能、河水、湖水、海水與地下能源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的的工作。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 2006 】 460 號)第四條 —— 專項資金支持的重點領域:
(一)與建筑一體化的太陽能供應生活熱水、供熱制冷、光電轉換、照明;
(二)利用土壤源熱泵和淺層地下水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
(三)地表水豐富地區利用淡水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
(四)沿海地區利用海水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
(五)利用污水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
(六)其他經批準的支持領域。
《建設部 2003 年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指南項目目錄》建筑節能技術第一條 ——2003014 節能型土壤熱交換器地源熱泵冷(熱)水供給技術。
《組織實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化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 [2005]509 號)中專項的主要內容第(三)項列出: “ 太陽能供熱和地源熱泵供熱(制冷)。開展新型太陽能熱水器和地源熱泵系統產業化。包括高可靠性新型真空管集熱器、大面積中高溫太陽能熱水系統、全天候太陽能熱水系統、高效地源熱泵及其配套系統 ”。
《建設部建筑節能“十五”計劃綱要》中列出的 18 項擬重點開展的科技項目其中的第 13 項指出:“地源熱泵及水源熱泵技術系統開發與工程應用”。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79 頁:夏熱冬冷地區、干旱缺水地區的中、小型建筑可采用空氣源熱泵或地下埋管式地源熱泵冷(熱)水機組供冷、供熱;
有天然水等資源可供利用時,可采用水源熱泵冷(熱)水機組供冷、供熱;
全年進行空氣調節,且各房間或區域負荷特性相差較大,需要長時間向建筑物同時供熱和供冷時,經技術經濟比較后,可采用水環熱泵空氣調節系統供冷、供熱;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條文說明
各城市關于地源熱泵空調技術的相關政策
北京市
寧波市《寧波市節能與清潔生產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符合節能推廣目錄,單體投資額在 100 萬元以上,達到 20% 以上節能效果的企業節能項目,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給予 8% 的補助;單體企業的當年最大補助額原則控制在 80 萬元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