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2年第 1 7卷第 3 期
2 0 02. V0 1 . 1 7 No. 3
聚 氨 酯 工 業
P OL YU RE I HA N E I N DU S TR Y · 41 ·
DMC催化劑及其在聚醚多元醇生產 中的應用
王志新
( 天津石化機械制造安裝工程公 司 3 0 0 2 7 1 )
摘 要 :著重敘述 了雙金 屬絡合 物催化 劑( D MC) 的制備 過程 、 提 高催化劑 活性 的方 法, 以及 D MC
催化劑在聚醚生產中的應用。并對國內外現有的 D MC催化劑的應用技術發展提 出一些粗淺的看
法和建議 。
關鍵詞 :雙金屬氰化物 ; 催化劑; 活性 ; 聚醚 多元醇
聚氨酯自1 9 3 7年工業化以來, 由于其自身的眾
多優勢 , 發展極為迅速。目前, 它的消費量僅次于聚
乙烯( P E ) 、 聚氯 乙烯 ( P V C) 、 聚丙烯 ( P P ) 、 聚苯 乙烯
( P S ) 之后居第五位。隨著聚氨酯的發展和消費量的
增加 , 作為聚氨酯重要原料的聚醚多元醇也隨之迅
速發展 , 并且需求量逐年增加 , 與之相關的聚醚多元
醇的生產和精制技術也飛速發展, 特別是2 0世紀 8 0
年代在原 A r c o 公司首先工業化的聚醚多元醇生產
技術一以雙金屬絡合物( D MC ) 催化劑的高相對分子
質量、 低不飽和度聚醚多元醇生產技術, 被認為是聚
氨酯工業的革命。這種催化體系生產的聚醚多元醇
質量大大優于傳統堿催化方法生產的聚醚多元醇,
從而大大拓展 了聚醚多元醇的應用領域 。
1 D MC絡合物催化體系與傳統催化體系的區別
眾所周知, 目前聚醚多元醇的生產, 是在傳統催
化劑 K O H存在下, 以含活潑氫 的化合物 ( 如多元
醇、 水 、 糖 ) 為起始劑 , 通過氧化烯烴的陰離子開環聚
合制備聚醚多元醇, 用這種方法生產聚醚多元醇, 雖
催化劑 K O H價格相對較低, 但精制時間較長。另外
不能生產高相對分子質量、 低不飽和度聚醚, 在生產
每摩爾羥基大于 1 5 0 0的聚醚多元醇時, 產品中的副
產物含量太大, 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聚醚多元醇的質
量 , 限制 了聚醚 多元 醇 的應 用。 以 K O H為催化 劑
時, 聚醚多元醇的聚合過程如下 :
R O H+KO H— — R O K— R O七c 一G H K 一
} b0 n . P O c
CH3
多元 醇
R o 七 c f H K / O \ 麗- R o 七 c f H + H 2 c = = c H c H 2 o K C H 3 C — C } 卜 C C H 2
H 2 C —c Hc H 2 O K+mP O— — H 2 C —c H c H 2 O 七c H 2 一c H 0 手 K
l
CH
由反應式可以看出, 由于副反應的存在, 使聚醚
多元醇的不飽和度增加, 同時降低了聚醚多元醇的
官能度。現在, 國內使用 K O H為催化劑合成的聚醚
多元醇, 相對分子質量最高為 6 0 0 0~7 0 0 0 , 如天津石
化公司的 1 ' E P 3 3 0 N, 由于不飽和度高, 所以無法用
于低密度冷模塑泡沫的生產。
和傳統的聚醚多元醇生產技術不同, 使用 D MC
催化劑可以生產具有相對分子質量分布窄, 低不飽
和度的高相對分子質量聚醚多元醇。表 1 為不同催
化體系聚醚多元醇的性質比較。
D MC催化體系的聚醚多元醇所表現的優 良性
質完全是 由 D MC催化劑的特點決定 的。因 D MC催
化的聚合體系, 屬于配位聚合。在整個聚合過程中,
沒有副反應存在 , 相對分子質量越大 , 這種優勢越明
顯。而且 D MC催化劑的活性特別高。在 D MC的催
化體系中, D MC在最終聚醚多元醇的質量分數一般
小于 2 0 0×1 0 — 6 o下式 為 D MC催 化時 的鏈 增長 機
理 。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
4 2 · 聚氨酯工業 第 l 7 卷
表1 催化劑類型對聚醚性質的影響
R O@C H E C HO - ~ . H… C + R O- @ C H 2 C H O~ H
C H3
輳 J f R O H ( 快 ) J l
R~ OH C a t R O - - - C H2 CHOH
C
R O七cH 2 c HO H I
C
2 DMC絡合物催化劑的制備和活性
D MC絡合物催化劑 , 是一類 以雙金屬氰化物為
主要成分的化合物的總稱。通式為 M [ M’ ( C N) 6 ]
·
A。M、 M 為金屬離子, 以過渡金屬離子為多, m、 n
為M、 M’ 的化合價, A為配位體。
2 0世紀 6 0年代首先由美國通用輪胎公司開發
并用于聚醚多元醇的制備。他們先后對幾十種雙金
屬氰化物進行了評價, 結果表明, 單一的雙金屬氰化
物 M [ M’ ( C N) 6 ] 沒有催化活性 , 只有 D MC和配體
A絡合形成 D MC絡合物 , 才能表現出催化活性, 鋅
鈷氰化物絡合物最適合制備低不飽和度、 相對分子
質量分布窄的高相對分子質量聚醚多元醇。1 9 8 6
年 A r c o公 司首次將 D MC絡合物催化劑 Z n 3 [ C 0
( C N) 6 ] 2 · x Z n C 1 2 · y H 2 0· z g l y m e用于聚醚多元醇的工
業生產 , 標志著聚醚多元醇生產的新時代的開始。
Z n 3 [ C o ( C N ) 6 ] 2 · x Z n C 1 2 · y H 2 0· z g l y me 催化劑的
制法見下。
a 2
— _ K j 6 。
Z n 3 [ C o ( C N ) 6 ] 2 · x Z n C l 2 · y H 2 0 +K C I
‘+#y m e ( C H 3 0 C H 2 C H 2 O C H 3 )
水洗 、 干燥
Z n 3 [ C o ( C N) 6 ] 2 · x Z n C l 2 · y H 2 0· l
電鏡測試結果表明, 這種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比
表面, 為片狀六方體結構, 晶體厚 0 . 5~2/ a n , 直徑
7 5 ~2 0 0/ a n , 比表面 5 0~2 0 0 m 2 / g , 孔體積為 1 . 5~
3 . 0 m l / g 。配體 g l me ( 乙二醇二 甲醚) 和 D M C結合
非常緊密, 催化劑在 1 7 5~2 2 5 ~ C條件下仍有活性。
圖 1 為鋅鈷氰化物絡合物的熱重分析 曲線。
1 oo
8 8
8 8
8 0
72
4 0 1 2 0 2 0 0 2 8 0 3 6 0 4 4 0
溫度/ ℃
圖 1 鋅鈷氰化 物絡合物 的熱重分析 曲線
從 2 0世紀 8 0年代開始 , 國外各大公司競相開
發雙金屬氰化物絡合物催化劑, 以使 自己能在國際
聚醚市場的競爭 中立于不敗之地 。因為雙金 屬氰化
物在價格上比較貴 , 所 以 國外在提高催化劑 活性上
投入非常大, 目的在于降低生產成本。現在國外開
發高效 D M C催化劑方面的手段概括為以下幾種:
( 1 )采用非晶態 Z n 3 [ C o ( C N) 6 ] 2
這種方法通過控制 Z n 3 [ c o ( C N) 6 ] 2的沉淀過
程, 使之形成非晶沉淀從而增加了催化劑表面, 提高
了催化劑的活性。據 B i k e . K h a c 報道用這種方法制
備的催化劑, 用于聚醚多元醇的制備時, 最終聚醚中
催化劑質量分數可在 1 0×1 0 ~, 聚醚相對分子質量
8 0 0 0 , 不飽和度 0 . 0 0 7 6 m o l / k g , M / M :1 . 1 5 。
( 2 )選擇不同的配體
配體是決定催化劑活性的關鍵, 選擇了適當的
配體, 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劑的活性。B i k e . K h a c等
使用叔丁醇和相對分子質量小于 5 0 0的聚醚多元醇
為配體, 制備了高活性的催化劑。催化劑的活性大
于 l k g P O / g C o · m i n , 聚醚中催化劑的質量分數小于
2 5×1 0 ~, 不飽和度小于 0 . O O 7 m o L / k g 。他們認為,
在催化劑含量這樣 低的情況下 , 聚醚多元醇不需要
精 制 就 可 以直 接 用 于 聚 氨 酯 的生 產 , 因 為 其 中
Z n 2 、C o 3 的質量分數都小于5×1 0 I ¨ 。另外, 以叔
丁醇和相對分子質量大于 5 0 0 0聚醚多元醇為配體
的催化劑, 以 g l y m e和 H C I 為配體的催化劑和二乙
二醇二甲醚為配體的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活性。
( 3 )通過載體負載催化劑來提高催化劑的活性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第 3 期 王志新· D MC催化劑及其在聚醚多元醇生產中的應用 ·4 3 ·
使用載體負載催化劑, 可以提高催化劑的比表
面積, 增加催化劑和被催化體系的接觸機會, 從而可
以提高催化劑的活性。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好處是,
負載的催化劑很容易回收再利用, 從而大大降低了
生產成本 。
山田和彥等用活性氧化鋁和硅膠等做載體, 制
備了高效 D MC催化劑, 可用來合成相對分子質量
4 O O O~7 0 0 0的聚醚多元醇。
B i L e — K h a c 用泡沫為載體制備了高效 D MC催化
劑 , 制備方法非常簡單: 在開孔軟泡配方中, 加入定
量 D MC催化劑粉末 , 制得 的泡沫切碎用于聚醚多元
醇的生產_ 1 j 。這種方法 制備的催 化劑活性 較高 , 誘
導期縮短 了 3 0 %以上 , 聚醚中的催化 劑僅需要簡 單
過濾就可回收再利用。
3 D MC絡合物催化劑在生產 中的應用
A r c o 公司首先是用 D MC催化劑生產低不飽和
度、 高相對分子質量( M =6 O O O~1 0 0 0 0 ) 的聚醚, 主
要用于生產高檔泡沫 。進而開發 了用 D MC催化 劑
生產高相對分子質量、 高活性、 低不飽和度聚醚多元
醇, 這種牌號的聚醚多元醇非常適合生產低密度、 冷
模塑汽車坐墊。下式為 E O封端的高相對分子質
量 、 低不飽和度聚醚 的生產方法[ , 。
R Ol l
z ~ 3 [ c o ( C N) 6 ] 2 · P 0 起始
丙氧基起始劑 +活性催化劑
●+P 0 丙氧基化
高相對分子質量多元醇
++堿 乙氧基化
多元醇烷氧化
+ E 0
E 0封端的高相對分子質量多元醇 +催化劑
+
E 0封端的高相對分子質量多元醇 +催化劑 去除催化劑
2 O世紀 9 0年代初, A r e o公司專門開發了一種
由高效雙金屬氰化物催化劑生產的高相對分子質
量、 低不飽和度聚醚 A c c l a i m, 用來替代聚四氫呋喃
二醇 。據報 道 , 用 這 種催 化 劑 生產 的聚 醚二 元 醇
( M = 4 O O O ) , 平均官 能度可達 1 . 9 8 , 和 理論值 2非
常接近 , 不飽和度小于 0 . 0 0 6 m o l / k g , 用這種聚醚生
產的彈性體和用聚四氫呋喃二醇生產的彈性體在性
能上 已經非常接近。
美國、 德國、 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掌握此類催化
劑的制備技術, 并成功地合成了官能度 2~4 , 平均
相對分子質量在幾百 ~幾萬的聚醚多元醇。除 A r e o
公司外, 目前還有奧林 、 殼牌 、 旭硝子、 武田等公司將
D MC絡合物催化劑用于大規模工業生產, 用 D MC
生產的聚醚多元 醇的牌 號越來越多 , 產量也越來越
大 。
4 結束語
目前 國內金陵石化公 司研究院研制并開發生產
了 D MC催化劑。國內不少聚醚生產廠家 已采用 , 如
金陵石化二廠 、 天津第三石油化工廠 , 但未形成規模
化生產。建議科研院所、 高校及工業企業聯合起來,
加快雙金屬氰化物絡合物催化劑的研制和低不飽和
度聚醚推廣應用的步伐 , 相信此類催化劑的使用將
大大推動我國聚氨酯工業的技術進步。
參 考 文 獻
1 B i Le - K h a eP o l y e t h e r - e o n tDo u b l eMe t a l C y a n i d e C a t a l y s t s .US P 5 5 45 6 0 1
( 1 9 9 6 )
2 B i l e- K h a e. Hi g h l y Ac t i v e B o u b l e Me t a l C y a n i d e Ca t a l y s t s. US P
5 6 2 7 1 2 0 ( 1 9 9 7 )
3 P a z o s J o s e F. P r o c e s s f o r Ma ki n g E t h y l e me Ox i d e c a p p e d P o l y o l s f r o m
D o u b l e Me t a l C y a n i d e C a t a l y z e d P o l y o l s .U S P 5 5 6 3 2 2 1 ( 1 9 9 6 )
4 李正梅. 低不飽和度聚醚多元醇的研制. 聚氨酯工業, 1 9 9 9 , 1 4
( 1 ) : 3 l
5 李茂元. 低不飽和度聚醚多元醇及其催化劑的制備工藝.聚氨酯
工業 , 1 9 9 9, 1 4 ( 4 ) : 4 3
6 胡冰 . 低不飽和度 聚醚多元醇伯基含量的提 高. 聚氨酯工業,
2 1 3 0 2 , 1 7 ( 1 ) : 4 l
收稿 日期 2 0 0 2 — 0 7—2 3 修 回 日期 2 1 3 0 2—0 8 —1 7
Do u b l e Me t a l Cy a ni d e Ca t a l y s t a nd I t s App l i c a t i o n i n Po l y e t h e r Po l y o l s
Wa n g Z h i x i n
( T i a n j i n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Ma c h i n e r y a n d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En gi n e e r i n g C o.3 0 0 2 7 1 )
Abs t r a c t . .T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DMC,t h e wa y t o i mp r o v e t he c a t a l y s t ’ s a c t i v i t y,a n d DMC u s e d i n Po I y e t h e r
P o l y o l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we r e n a r r a t e d. S o me a d v i s e s c o n c e mi n g t h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e a p p l i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a r e g i v e n o u t .
Ke y wo r ds :d o u b l e me t a l c y a n i d e c a t a l y s t ;a c t i v i t y;p o l y e t he r p o l y o l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作者 簡介 王 志新 男 , 工程師 。1 9 9 2年畢業 于大連理 工大學化機專業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