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品是否會面臨“特保”結局?根據歐盟的決策程序,是否對中國T恤和麻紗啟動“緊急特保”程序將于今天揭曉。當地時間5月23日,歐盟紡織品委員會通過了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的提議,同意對由中國進口的T恤和麻紗啟動“緊急特保”程序,并要求與中國方面就這兩類紡織品的進口問題進行正式磋商。
盡管歐盟紡織品委員會原則同意對中國部分紡織品進行“特保”,但這一建議還需獲得有25個成員國代表的歐盟委員會全體會議的批準。
提出“特保”建議的歐盟委員曼德爾森聲稱,“特保”提議獲得了歐盟成員國的廣泛支持。但一些成員國對這一問題表示了關注和謹慎的立場。
就在歐盟針對中國紡織品出招設限之時,同樣設限的美國不顧中國提高紡織品出口關稅的決定,5月23日宣布對三大類原產于中國的紡織品配額限制措施正式生效。
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23日發布的公告正式提出與中國政府就配額限制進行磋商。這三大類紡織品包括,棉針織衫(338/339類)、棉制褲子(347/348類)和棉及人纖內衣(352/652類)。配額期限從5月23日至12月31日止。據悉,其他已經宣布配額限制的類別也將于近日正式實施。
“我反對給中國施壓”
“我在歐盟工作了將近9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看到中國紡織品問題如此頻繁地登上歐洲報紙的頭條。”歐盟的一位貿易官員在布魯塞爾對本報記者說。與美國對中國紡織品態度所采取的強硬態度有所區別的是,面對中國記者,歐盟官員用的字眼顯得比較溫和。
“我們目前正在與中國政府進行磋商,希望找到解決貿易爭端的途徑。”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在接受記者采訪后將與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帶隊的中國政府代表團進行磋商,但他肯定地對記者說,中歐不會因為紡織品爭端爆發貿易戰。
第一訪談
問:在配額取消之前,歐盟成員國有10年的時間作準備。在配額取消后對中國采取措施是否公平?對此,您認為,歐盟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答:取消配額對中國來說是一件好事,有億萬中國人口可以憑此擺脫貧窮,紡織品貿易使中國有很多的收益。我們也承認,讓中國在放開貿易后再付出代價是不合理的。對中國的紡織品啟動“特保”,將對中國企業造成打擊,并造成大量人口失業的事實我們也清楚。
由于歐盟代表的是各個成員國之間的利益,一些成員國因為中國紡織品的涌入而出現企業破產、工人失業的情況,他們一再要求歐盟對中國紡織品采取措施,甚至批評我們采取措施的速度太慢。作為歐盟貿易委員,我更多地需要考慮這些成員國的利益。
問:中國政府已經決定從今年6月1日起提高對74種中國紡織品的出口關稅,請問您如何評價這一舉措?它會對解決雙方的紡織品爭端帶來什么影響?
答:我們對中國政府的措施十分歡迎。但是我們需要很謹慎地審視稅收政策是否很快生效,并產生足夠的影響,對那些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消除不安全感會產生什么作用。
這些政策對歐盟來說,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來判斷會產生什么效果。但是我同時也認為,關
稅措施是帶有一定不確切性因素的工具,中國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來保證實現對世貿組織的承諾。換句話說,我們希望中國采取其他的能夠預見到結果的措施。
問:中國的紡織品對歐盟來說帶來的僅僅是威脅嗎?雙方是否會因此爆發貿易戰?
答:我們不會因為紡織品問題與中國爆發貿易戰。我認為,中國為世界經濟增加了競爭性。給現有的生產者施加了壓力是有好處的,他們應該因此而更具備競爭力,生產更多高質量的物品。我反對對中國施加壓力的做法,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很自豪的國家,如果你想欺負中國,你什么都干不成,你甚至壓根不能這么想。中國給歐洲帶來的是機會,在機會面前,歐盟不能逃跑,我希望看到中國幫助歐洲來做出調整。
高端評論
美國限制令人“十分失望”
世貿組織副總干事基普科里爾·拉納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基普科里爾·拉納24日在此間說,他對美國宣布采取措施限制相關中國紡織品進口感到“十分失望”,呼吁相關國家在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問題上不要走回頭路,重新實施數額限制。
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發展中國家在紡織品和服裝領域有比較優勢。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發展中國家應該在世界紡織品市場一體化,取消配額之后增加出口,并從中受益。
不會對中國紡織品草率設限
南非貿易和工業部長曼迪西·姆帕赫盧瓦
新華社約翰內斯堡5月23日電 南非貿易和工業部長曼迪西·姆帕赫盧瓦日前說,紡織業競爭激烈是全球性問題。南非和中國都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因此雙方將根據世貿組織規則處理相關事宜。
姆帕赫盧瓦在此間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許多人要求我們政府禁止進口中國紡織品或采取提高關稅的辦法,對此我們認為必須慎重,不能草率處理,必須全面地看問題。”
媒體視點
英國
英國媒體普遍認為,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后中國紡織品出口增長加快是事實,但此形勢應在意料之中。世貿組織ATC協議有10年過渡期,有關國家應該有足夠時間進行產業調整,實際上許多國家未能積極應對。一味責難中國,有失公正。
新加坡
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發表社論,批評美國把本國出現貿易逆差的責任強加于中國。社論指出,這種做法是對“公平自由貿易”原則采取雙重標準,不僅不能縮小貿易逆差,而且會削弱人們對“公平自由貿易”原則的信心。
瑞士
瑞士《時報》5月18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美國、歐盟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不符合紡織品貿易自由化精神。文章認為,紡織品一體化后,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的出口同樣有所增加,但未受到任何調查和限制。
事件回放
歐美對華紡織品限制大事記
5月23日,歐盟同意對由中國進口的T恤和麻紗啟動“緊急特保”程序,并要求與中國方面就這兩類紡織品的進口問題進行正式磋商。
5月23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宣布對棉針織衫(338/339類)、棉制褲子(347/348類)和棉及人纖內衣(352/652類)三大類原產于中國的紡織品配額限制措施正式生效。
5月20日,我國財政部發布公告,決定自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種紡織品的出口關稅。
5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做出了對來自中國的化纖制針織襯衫、化纖制褲子、棉及化纖制梭織男襯衫和精梳棉紗采取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的決定。
5月1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做出了對來自中國的棉制針織襯衫、棉制褲子、棉及化纖制內衣采取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的決定。
名詞解釋
什么是特保
“特保”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WTO議定書》,第16條規定:中國產品在出口有關WTO成員國時,如果數量增加幅度過大,以至于對這些成員的相關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構成“嚴重損害威脅”時,那么這些WTO成員可單獨針對中國產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實施的期限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WTO成員還專門針對中國的紡織品設置了特別保障規則。根據該規則,在2005年至2008年,如中國的紡織品出口對WTO成員國市場造成擾亂,該成員國可臨時實行限制,但4年內只能用一次,一次只能持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