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9日,“國際認可中國日”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致開幕辭,國家認監委主任孫大偉、國際認可論壇主席費克萊姆等作專題演講,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主任王鳳清作總結講話。會議由國際認可論壇(IAF)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共同舉辦。
李長江在致辭中對國際認可論壇對于促進有關合格評定國際標準在全球范圍的一致實施,推動經過認可的認證結果得到廣泛國際采信,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便利化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中國的認證認可事業發展迅速,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重大進展。認證認可工作已經全面融入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貿易、生活消費、環境、健康和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一大批新認證不斷涌現,社會各界對認證認可工作更加重視,認證認可結果的采信逐步提高,中國認證認可國際影響不斷擴大。
李長江希望中國認證認可界與國際認可論壇一道,充分利用這次“國際認可中國日”的機會,在已經進行的積極探索的基礎上,加強溝通,不斷建立完善最終用戶反饋機制,從而確保認證與監管活動能夠充分地考慮和滿足最終用戶的要求與期望,切實增強認證的有效性、服務性、權威性和科學性,提供高質量、可信賴的認證和認可結果,實現認證認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孫大偉在主題演講中從認證認可監管部門的角度,對我國為提高認證有效性,在建立認證認可監管體系方面的工作進行了介紹。國際認可論壇主席費克萊姆闡述了加大工作力度,促進提高認證認可工作質量,滿足各方采信需求的決心。
王鳳清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通過這次會議,中國認證認可界對認證活動對于獲證組織、對于促進貿易和經濟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也更加感受到了最終顧客對認證認可結果的期望與意見。關注認證認可最終用戶的要求與期望,提高社會與相關方對認證與認可結果的采信程度,始終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堅持的工作目標。委員會將建立長效的最終顧客反饋機制,搭建一個正式的工作平臺,進一步采取積極、有效多方面的措施,不斷改進認證認可工作。
國際認可論壇成立于1993年,是由對認證機構實施認可的認可機構為主要成員機構的國際合作組織。此次會議的主題是聽取認可和認證結果的最終用戶對質量(ISO9001)和環境(ISO14001)管理體系認證的體會、意見和改進建議,促進認可機構和認證機構與社會和最終用戶的廣泛交流,實現高質量和可信賴的認證、認可結果。目前,中國發放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已經連續四年居全球第一,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證書也已經位居第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在國際認可論壇組織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維護了我國認可體系的利益,有效服務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