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國家認監委主辦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標準與認證培訓班”在北京舉辦。來自中國、泰國、菲律賓、巴布亞與新幾內亞、中國臺北、越南、智利、馬來西亞8個成員經濟體的30余名從事食品安全的政府工作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據悉,這是中國首次在APEC成員之間舉辦這樣國際性的培訓。
應用HACCP 保證食品安全是APEC成員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優先考慮的目標之一。目前,APEC 成員的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已經建立了各自的HACCP認證標準。因此,在APEC 成員中建立HACCP認證標準的相互認可機制,有利于消除壁壘,便利APEC 成員間食品貿易的發展。
為了解APEC成員HACCP法規、標準及實施情況,促進HACCP在APEC成員中的應用,推動APEC成員間HACCP認證認可的互認,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國家認監委于2005年申請了APEC 成員經濟體HACCP合作項目,為期3年。2006年,項目工作組以收集分析各成員對調查問卷的答卷和各成員官方網站上有關HACCP的信息為基礎,完成了《APEC成員間HACCP應用和實施的研究報告》。2007年為項目實施的第二年,主要實施內容為建立APEC HACCP標準法規數據庫和網站,并舉辦APEC HACCP標準和認證的培訓。
作為合作項目實施的重要內容,本次培訓班的舉辦,將有助于APEC成員經濟體對HACCP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原理的應用達成共識,建立APEC成員間經驗交流的平臺,推動HACCP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實施,從而在APEC區域內建立食品安全控制體系,進一步增強APEC價值。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和研究HACCP體系,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目前HACCP體系已深入到我國各類食品生產企業。2002年,國家質檢總局在修訂后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登記管理規定》中,要求出口肉類、水產品、罐頭、速凍方便食品、速凍菜、果汁等6類食品的生產企業在實施食品衛生注冊時,必須建立并實施HACCP管理體系,使HACCP體系在中國首先得以強制實施。同年,國家認監委發布并實施了我國第一個專門針對HACCP的政府規章《食品生產企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規范了我國HACCP領域的體系建立和認證行為。目前,中國獲得HACCP第三方認證的企業近3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