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內部在尾氣排放標準問題上的爭論再次升溫。針對歐盟公布的汽車排放新標準,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發展部主任托馬斯·韋伯日前表示,汽車行業不可能達到這個新標準。而在此前,歐盟排放新標準就遭到了歐洲汽車行業的強烈反對。
據了解,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一項新的汽車排放標準,提出在歐盟境內生產和銷售的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12年降至每公里120克,到2020年降至每公里95克,計劃于2008年實施。
新標準遭車商質疑
韋伯說:“根據汽車制造的發展過程,到2012年,汽車每公里排放不超過120克二氧化碳的這個目標是不可能達到的。”他認為,短期內通過一些現行的方式,比如說使用輕質結構、提高燃燒效率或借助空氣動力學,最多可能減少15%的二氧化碳排放。
新標準遭到了歐洲汽車行業,特別是德國大排量汽車生產廠商奧迪、寶馬、奔馳、保時捷的強烈反對。
作為豪華車制造商的代表,奧迪董事長Stadler曾公開抨擊歐盟新排放標準。他認為新的排放標準對于豪華車而言是不切實際且不可能達到的。世界主要豪華車生產商都集中在德國,新排放標準將把這些廠商置于困境。
歐汽車業影響明顯
早在1月26日,德國多家汽車制造商就曾聯名上書,強烈批評歐盟擬議中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立法建議“不切實際”,并指責這一建議將導致歐洲汽車工業競爭力下降和工人大量失業。
奧迪董事長Stadler說:“歐盟排放新標準無疑會削弱奧迪、奔馳、寶馬的市場份額,雖然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了,但德國的工業就完了。”Stadler同時警告,實施新排放標準,最先出現的現象就是裁員。豪華車制造商意大利蘭博基尼汽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斯特凡·溫克爾曼表示,公司正盡全力使自己銷售的汽車符合此排放標準。但他同時坦言:“我們不可能達到歐盟設定的標準。”
有資料顯示,目前在歐洲市場暢銷的20個汽車品牌中,只有5個品牌達到了歐盟的要求。美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大部分汽車公司的利潤率都很低,新標準的實施將使它們不得不增加投資,汽車制造成本會大大上升,同時還將因消費者轉而偏愛小車型而遭受重創。標準普爾將這一新標準稱為“懲罰性”法律。
寶馬損失最重
英國著名市場咨詢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法案的實施對寶馬公司將造成最嚴重的影響,該公司預測,由于該法案的實施,消費者轉而購買油耗更低的車型,寶馬公司的利潤率將降低15%。而戴姆勒集團受到的影響可能比寶馬略小,因為其旗下Smart品牌將集團產品的平均單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拉低了不少。
對此,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實施新的排放標準沒有問題,但歐盟應考慮到廠家的承受能力。歐洲汽車制造商的制造成本本來就比亞洲的豐田、本田等廠家要高,新標準的實施無疑會大大增加歐洲汽車廠家的制造成本,從而再次拉大與亞洲汽車制造商的差距。
中國市場不受影響
對于歐盟公布的汽車排放新標準,國內有分析預測,歐洲新排放標準一旦生效,歐系車的平均價格可能上漲5000美元至6500美元。鑒于目前中國半數以上的進口轎車來自德國,因此,中國消費者今后購買歐系進口車可能要多付5萬至6.7萬元人民幣(含關稅)。
對此,賈新光認為,歐盟減排新標對進口車不會有影響。因為進口車只需滿足國內的排放標準即可登岸,因此,只要中國的環保法規不提高,進口到中國的歐洲車型和車價也不會因此出現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