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技術標準已成為國際經濟、科技競爭的重要手段,以標準化手段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正式成為當前國際貿易非關稅壁壘的主要表現形式,標準也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近年來,國家各級政府都給予標準化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對標準的關注也日益加強。
為充分發揮技術標準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積極作用,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各種鼓勵政策,支持各單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本刊收集整理了部分省市的鼓勵政策,以饗讀者。
1 北京市
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發布的《北京市技術標準制(修)訂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條件的標準化項目,按照創制標準的級別制定了以下補助標準:
1)國際標準已經批準發布,補助金額不高于50萬元;
2)國家標準已經批準發布,補助金額不高于30萬元;
3)行業標準已經批準發布,補助金額不高于20萬元;
4)本市地方標準已經批準發布,補助金額不高于20萬元;
5)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被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采納的,給予不高于15萬元的特別補助。
6)特別重大的標準制定項目,標準經批準發布后,補助金額可以突破前五項的限額,但不高于100萬元。
2 上海市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提出要支持創造和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在政府科技投入中安排專門經費,對本市單位和個人申請發明專利;企業和科研機構能夠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研發;企業參與制定國際和國家技術標準,培育名牌產品和著(馳)名商標以及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建設等,給予支持。
3 江蘇省
(1)無錫市
《無錫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相應的激勵和資助政策,加大了扶持和政策傾斜力度:
1)對于提出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資助經費100萬元;
2)對于提出國家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資助經費50萬元;
3)對于提出行業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資助經費30萬元。
4)對于提出省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研制項目,并作為主要起草單位的,資助經費10萬元;
5)企業標準化體系確認達到國家3A級的,獎勵3萬元,4A級的,獎勵5萬元;達到省3A級的,獎勵1萬元,4A級的,獎勵3萬元。
2)揚州市
揚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意見》中的激勵措施要分層次激勵技術標準項目主要起草并發布的單位。對提出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研制項目、國家標準研制項目、行業標準研制項目、省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研制項目和市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研制項目,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并發布的,分別給予相應的資助經費。
對企業標準化體系確認達到國家4A級、3A級和省4A級、3A級分別給予5萬元至1萬元的獎勵。
(3)江陰市
《江陰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獎勵意見》對積極參與技術標準戰略工作的部門和企業設立了以下獎勵辦法:
1)凡作為國際標準組織的國際標準研制項目主要起草單位的,每完成一個國際標準項目,一次性獎勵企業30萬元,獎勵市質監部門5萬元;
2)凡作為國家標準研制項目主要起草單位的,每完成一個國家標準項目,一次性獎勵企業20萬元,獎勵市質監部門2萬元;
3)凡作為行業標準研制項目主要起草單位的,每完成一個行業標準項目,一次性獎勵企業10萬元,獎勵市質監部門2萬元;
4)凡創AAAA級“國家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一次性獎勵企業20萬元,獎勵市質監部門2萬元;凡創AAA級“國家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一次性獎勵企業10萬元,獎勵市質監部門2萬元。
4浙江省
(1)杭州市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研制與采用先進技術標準的實施辦法》規定,研制與采用先進技術標準的成果或行為經認定,可享受以下政策:
1)經立項,牽頭制定先進技術標準進行關鍵技術項目攻關的,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資助;經認定,制定完成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單位(第一起草單位,每項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同一項目不重復資助,但可以申請差額補貼)。
2)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成員單位或引進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的,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20萬元的獎勵。
3)參加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評議和應訴被國家采納的,每宗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獎勵。
(2)寧波市
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和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若干意見》加大了扶持和獎勵力度。市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300萬元,用于技術標準的獎勵和推進工作。其中,對榮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二、三等獎的項目,市政府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對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或主持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的每項給予20萬的獎勵;對承擔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秘書處工作的企事業單位給予20萬獎勵。對在推進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和取得顯著成效的市級專業行業協會以及技術標準中介服務機構給予一定獎勵。并要求各縣(市)、區政府也應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和完善獎勵政策,加大對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成效顯著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獎勵力度。
(3)溫州市
《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若干意見》建立了標準化工作激勵機制,決定對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單位和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參加與對外標準化交流、合作和研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積極性。獎勵辦法參照溫州市質量和品牌建設獎勵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瑞安市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瑞安市財政要安排專項經費,助推技術標準戰略實施。對擔任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和工作組及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掛靠單位,五年內每年分別資助活動經費4萬元至8萬元不等;對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企業,分別獎8萬元、3萬元和2萬元。樂清市為引導眾多的企業參與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讓更多的行業產業使用“樂清標準”,先后出臺了《樂清市技術標準研制資助暫行管理辦法》等文件,建立專項資金,給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企業巨額獎勵和資助。蒼南縣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每個采標產品獎勵1萬元;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定的,主要起草單位分別獎勵1萬元、8000元和5000元。
(4)紹興縣
《紹興縣人民政府關于2006年紹興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標準制定和推廣工作。對當年度參與國家標準制定并發布實施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5至10萬元;對當年度參與省級地方標準制定或國家級行業標準制定并發布實施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同一單位有多個產品標準獲準,不重復獎勵。安排3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省級、國家級農業標準化推廣及農殘檢測工作。
(5)嘉興市
《嘉興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意見》鼓勵企業、研究開發和檢驗檢測等技術機構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對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專項補助。對承擔組建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會或省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的企業、研究開發和檢驗檢測等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和20萬元的專項補助。
(6)湖州市
《湖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在全市開展“質量振興”活動的實施意見》提出設立標準化工作創新獎。鼓勵企業、研究開發和檢驗檢測等單位參與WTO/TBT(技術貿易壁壘)通報評議,主導意見和建議被通報方采納的,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專項獎勵;鼓勵企業、研究開發和檢驗檢測等單位積極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對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或20萬元或10萬元的專項資助;對承擔組建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會或省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的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或20萬元的專項資助。
5遼寧省
沈陽市經委制定的《市經委關于加強工業企業自主創新的若干政策》對于支持企業研制技術標準的鼓勵政策有:對被批準為國際標準的,資助研發經費50萬元,被批準為國家或行業標準的,擇優資助不超過30萬元的研發經費。
6山東省
(1)青島
青島開發區出臺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市黃島區技術標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為技術標準戰略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共設置了三種專項資金:
1)建設資金。用于質監部門針對開發區產業特征,有選擇地收集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建立、完善和動態更新該區技術標準文獻庫和咨詢服務平臺,建設與開發區產業發展相關聯的WTO/TBT跟蹤、研究和信息服務平臺。
2)培訓資金。用于質監部門對企業、行業以及質監部門內部三級標準化人員的培養以及標準化專家庫建設。
3)資助獎勵資金。用于資助2006年1月1日以后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該區企事業單位以及其它組織,獎勵創AAA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稱號的企業和創國家級、省級及市級標準化示范基地(單位)項目的單位。主持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修訂,通過AAA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和通過國家、省、市級標準化示范基地(單位)驗收的,按下列標準資助獎勵:主持國際標準研制的,每完成一個項目,一次性資助50萬元;主持國家標準研制的,每完成一個項目,一次性資助30萬元;主持行業標準研制的,每完成一個項目,一次性資助20萬元;主持山東省、青島市地方標準研制的,每完成一個項目,一次性資助10萬元;主持標準修訂的,按主持同類標準制定資助額度的60%予以資助;參與標準制修訂的,按參與的程度確定資助額度,分別為主持同類標準制定和主持同類標準修訂資助額度的10%~50%;通過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的,一次性獎勵企業10萬元;通過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的,一次性獎勵企業5萬元;通過國家、省和市級標準化示范基地(單位)驗收的,分別一次性獎勵企業5萬元、3萬元和2萬元。
(2)濟南市
《濟南市建設創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支持企業參與標準制定。自2006年起,駐濟企業制定或作為主要承擔者制定的標準,經國際有關組織、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7四川省
《四川省關于加強自主創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提出:支持重要技術標準研究,對參與國家標準制定、修訂的企業予以政府補助。《成都市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中提出:建立技術標準激勵制度,支持企業、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
8廣東省
《廣東省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對于技術標準科研及科研項目資助額度如下:
1)每主導制定一項地方標準,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元;
2)每主導制定一項行業標準,資助額度不超過20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元;
3)每主導制定一項國家標準,資助額度不超過30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額度不超過15萬元;
4)每主導制定一項國際標準,資助額度不超過50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額度不超過20萬元;
5)每承擔一項省級標準化科研項目并取得成果的,資助額度不超過20萬元;每承擔一項國家標準化科研項目并取得成果,資助額度不超過50萬元;
6)同一單位在同一年度享受的資助金額原則上不得超過當年度專項資金總額的10%。
多個單位同時參與制定同一項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原則上只對參與程度最高的一個單位予以資助。
對于標準化活動組織、管理項目資助額度如下:
1)對承擔廣東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元;
2)對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工作組工作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不超過30萬元;
3)對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工作組工作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不超過50萬元;
4)對牽頭承辦省、國家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論壇、年會或重要學術研討會等重大標準化活動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由省質監局會同省財政廳具體情況研究確定。
(1)珠海市
《珠海市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單位進行資助的額度如下:
1)每主導制定一項國際標準的,資助人民幣不高于30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人民幣不高于10萬元;
2)每主導制定一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資助人民幣不高于10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人民幣不高于5萬元;
3)每主導制定一項省級地方標準的,資助人民幣5萬元;每主導制定一項市級地方標準的,資助人民幣3萬元;多個單位同時參與制定同一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原則上只對參與程度最高的一個單位進行資助。
另外,對創建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稱號的企業,一次性資助人民幣5萬元。對創建國家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稱號的企業,一次性資助人民幣3萬元;對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分會秘書處工作的單位,第一年資助人民幣10萬元,第二年起連續兩年每年資助人民幣5萬元。
對珠海市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承擔單位,通過國家標準化主管部門驗收后,一次性資助人民幣15萬元;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每取得一個采標證書,資助人民幣1000元。
(2)順德區
《順德區實施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社會團體進行經費資助的標準如下:
1)每主導制定一項國際標準的,資助50萬元;
2)每協助制定一項國際標準的,資助20萬元;
3)每主導制定一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資助5萬元;
4)每協助制定一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資助3萬元。
多個單位同時參與制定同一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原則上只對參與程度最高的一個單位進行資助。
對牽頭制定聯盟標準的企業、社會團體,每制定一項聯盟標準資助3萬元;參加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其下屬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者工作組在國外組織召開的國際性標準化會議的企業、社會團體,每次資助3萬元;對創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稱號的企業,一次性資助5萬元;對創國家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稱號的企業,一次性資助3萬元;對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分會的秘書處工作的單位,第一年資助10萬元,第二年起連續兩年每年資助5萬元。
9陜西省
西安高新區為區內企業參與技術標準研究制定了經費補貼政策,對將企業標準轉化為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單位,分別給予2萬元、1萬元、8000元和5000元的經費補貼,希望能夠通過政府的少量資金扶持帶動企業在技術標準研究上的投入。
10山西省
《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主創新促進辦法》設立了高新區企業標準獎。鼓勵企業加強以產品為核心,以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標準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鼓勵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或將自身標準提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比較優勢產品的企業標準提升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一次性獎勵20萬元;提升為國際標準,一次性獎勵30萬元;作為主要參與方,制定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排名前三位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11安徽省
合肥市決定,企業制定的標準如果被采用為國家標準,政府獎勵15萬元;采用為行業標準,政府獎勵10萬元。
12福建省
廈門市《關于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施行辦法》規定,對民營企業開發和申請原創性新技術專利,或利用自身優勢和創新能力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的,由同級財政科技專項經費予以資助。
13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標準化工作扶持辦法(暫行)》的獎勵及資助辦法為:
1)對技術標準研制項目進行資助。資助標準為:國際標準不高于30萬元;國家標準不高于20萬元;行業標準不高于10萬元;廣西地方標準不高于5萬元。
2)設立標準化工作進步獎,市政府每年對標準化工作優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和表彰,設立一、二、三等獎,發給獎金和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