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屆機械安全標準與裝備業安全生產研討會”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孫曉康提出,目前,機械設備的安全問題是世界各國標準化工作的重點,也是我國機械產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于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標準,一定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凡是有國際標準的,要100%%符合國際標準,沒有國際標準的要研究分析先進國家的標準,做到制定的標準既先進又符合國情。
如何合理設計機械安全標準是當前的重要課題,孫曉康建議,在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中要充分體現“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機械產品設計的初期,界定危險的種類,明確危險分析的步驟和風險評價的方法,制定相應的標準,從而消除或減少風險,提高安全水平,為機械產品的設計者提供全新的設計理念。
據悉,在國際貿易中,一般以國際標準作為合同中的技術要求。目前,我國機械安全標準大多采用國際及歐盟標準,所以我國的機械安全標準基本上與ISO標準處于同一水平。各生產企業只要采用我國已發布的機械安全的A、B類標準,即可滿足國際貿易中對安全的基本要求,因此,嚴格執行機械安全標準就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機械產品的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