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共同主辦;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賽默飛世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溫州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協辦的的“2007全國紡織標準與檢測論壇” 于2007年10月26日在浙江海寧落下帷幕。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23屆標準測試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也于同期隆重舉行。
國內外紡織檢測與標準領域的權威專家與來自全國紡織服裝企業的代表,包括工藝技術人員、檢測人員;相關行業人員及部分媒體記者等200余名代表歡聚“中國皮革之鄉”——浙江海寧,就有關紡織品標準與檢測等內容進行專題研討。本次論壇主要議題包括:紡織質量戰略研究、國內外紡織服裝質量標準 、紡織測試技術與手段、企業實驗室建立及國家實驗室認可、經編產品創新和質量控制、生態紡織標準與檢測技術、功能紡織品標準與檢測技術、FZ/T01053-2007 紡織品纖維含量標簽規范等。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孫瑞哲副會長、浙江省海寧市人民政府許煜威副市長、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伏廣偉副主任 、AATCC 測試標準委員會主席Robert K. Lattie先生,以及這次論壇活動的協辦單位——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管委會沈順年主任等領導和中外嘉賓參加了10月26日的“2007全國紡織標準與檢測論壇”活動,并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來自國家纖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海寧經編產業園區、溫州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SGS公司、USTER公司、江南大學、溫州方圓儀器有限公司的嘉賓也積極參與,分別進行了專題演講。
孫瑞哲副會長對中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的顯著特點和趨勢、影響紡織產業發展的因素和驅動力等進行了分析和預測,并對紡織產業與現代資本運作、當前國家政策及商業環境與人民生活方式的關系等做出了詳盡分析和說明。闡明了紡織質量的屬性,重點強調了中國紡織標準與檢測體系建立的重要意義,也充分肯定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及檢測網絡對國內紡織標準與檢測取得的成績所作的努力。指出今后紡織工業發展的目標是引導企業“清潔生產”,滿足社會需求,同時有效的利用能源和物質,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局面,倡導中國紡織工業“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本次論壇上,孫瑞哲副會長還為“紡織工業汽車用紡織品檢測中心”授牌。汽車用紡織品檢測中心的建立,必將對提高我國汽車用紡織品質量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本次論壇的召開將推動中國紡織品標準化進程,促進紡織企業在質量控制方面與國際標準接軌,增強紡織產品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我國紡織品服裝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23屆標準測試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先于“2007全國紡織標準與檢測論壇”,于10月25日下午召開。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主任伏廣偉同志當選為第23屆標準測試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孔麗萍、楊萍、李治恩、許鑒、王建平、蔣紅、Robert K. Lattie等當選為副主任委員。新一屆標準測試專業委員會將圍繞紡織品標準的研究與制訂、紡織檢測行業規范及檢測儀器行業提升等領域開展工作。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畢國典同志到會祝賀,并對新一屆標準測試專業委員會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表達了殷切希望。
換屆大會第二階段,委員們按標準、檢測及儀器分三個學組進行了討論,氣氛熱烈。委員們對專業委員會的工作表現出很大熱情并充滿信心,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新當選的主任委員伏廣偉同志參加了標準組的討論,并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將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作為項目的發起和主要承擔單位,會同國家有關部門、中國紡織品服裝專業市場、紡織服裝企業、科研院校、紡織服裝流通業等共同努力,研究、制定、推廣和運用的紡織品物品分類編碼工程。與會的委員們對此表示出了極大興趣和共同參與的愿望,并紛紛表示:如果紡織品設計、生產、流通的商業環節都采用統一的物品編碼,則可以為紡織品電子商務創造條件,使紡織品貿易更加簡單易行,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必將引發紡織品電子商務的一場革命。
據悉,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指導;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浙江省宏達經編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國家紡織品開發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全國產業用紡織品科技情報站支持的“2007全國汽車用紡織品創新論壇”年會將于今年12月在上海舉行,這是該領域第一個全國性的專業論壇活動,已經吸引了像上海通用汽車、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等的積極響應和參與,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