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李傳卿等領導為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稱號的企業代表頒發免檢產品標志牌。本報記者 李長春 攝
本報訊 12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免檢產品頒證大會,1302家企業申報的產品獲得國家免檢資格。其中865家企業今年首獲免檢資格,437家企業重新申報再獲免檢資格。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出席大會,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作講話,黨組書記李傳卿主持會議,副局長支樹平、蒲長城、魏傳忠、郭汝斌、孫大偉、劉平均、宋明昌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企業頒證。
上午9時許,在雄壯的樂曲聲中,1302家獲得免檢資格企業的代表依次上臺,從出席會議的領導手中領取了榮譽獎牌。至此,共有4273家企業的196類產品獲得國家免檢資格,涵蓋食品、日用消費品、工農業生產資料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各個行業,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同時,2002年至2005年,全國免檢企業的產量、產值、銷售額、利稅額、市場占有率、出口額分別年均增長26%、34%、38%、56%、21%和214%。免檢制度使企業得到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競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切實發揮出了扶優扶強、引導消費、提高質量、保障安全的顯著作用,也成為政府實施經濟調控、加強市場監管的一項有效手段。
李長江在大會上的講話中表示,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安全和健康,事關企業生存和發展,事關國家聲譽和形象。黨的十七大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廣大企業要以主人翁的姿態,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我國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獲得國家免檢榮譽的企業要立足以質取勝,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要廣泛采用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要強化知識產權意識,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李長江指出,實施產品質量國家免檢制度是建立質量誠信體系的重要內容。獲得國家免檢榮譽是企業獲得質量誠信的標志。免檢企業和免檢產品代表了中國企業、中國產品的主流,樹立和維護了“中國制造”的良好形象。但國家免檢決不搞終身制,對于獲得國家免檢產品資格的生產企業,要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后續監管。對于產品質量不能始終保持穩定合格的,生產規模不能堅持位居行業前列的,工藝水平不能滿足節能環保和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售后服務不能有效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特別是發生嚴重質量違法行為的國家免檢企業,都將依據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堅決取消免檢資格。因此,廣大國家免檢企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國家免檢資格既是榮譽也是責任,要將國家免檢榮譽作為企業追求卓越品質的不竭動力,嚴格自律,完善服務,加大質量投入,增強自主創新,成為以質取勝的產業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