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7日,在第一屆國際新材料博覽會召開之際,原材料司、鋼鐵協會在哈爾濱聯合組織召開“中國鋼鐵新材料發展研討會”。有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鋼鐵企業等26家單位共計120人參加會議。
會上,原材料司介紹了我部關于建立鋼鐵工業與下游用鋼行業合作機制、積極發展高性能鋼鐵材料的基本思路;鋼鐵協會介紹了鋼鐵材料品種開發與技術創新的有關情況;特鋼協會重點介紹了高品質特殊鋼發展及市場需求情況;寶鋼介紹了核電用鋼發展前景,2010年寶鋼核電用碳鋼和低合金鋼寬厚板供應總量達到2.3萬噸;武鋼介紹了高牌號取向硅鋼生產現狀及發展情況。2010年國內取向硅鋼實際產量約53萬噸,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鋼產品約25萬噸。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130萬噸,高磁感取向硅鋼將達90萬噸以上;鞍鋼介紹了油船貨油艙用耐腐蝕鋼板的研發情況。油船貨油艙為油船上承載原油的主體容器,其用鋼量占油船用鋼總量的40%左右。使用新型耐腐蝕鋼將大幅度降低建造、維護成本,是未來油船建造的發展趨勢,船東、船廠可能傾向于選擇使用耐腐蝕鋼。要盡快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油船耐腐蝕鋼產品系列,提高我國鋼鐵、造船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馬鋼介紹了高速車輪自主創新與國產化應用情況。我國高速鐵路網建成后,年需高速車輪3-5萬件,馬鋼具有年產110萬件車輪的能力,規模居世界首位;太鋼介紹了低成本、高強度新型不銹鋼關鍵技術開發情況。2010年國內不銹鋼產量1125萬噸,而比例最高的是鎳含量較高的奧氏體系列不銹鋼,占總量的60%左右。我國是貧鎳國,而鎳是不可再生資源,國際市場鎳價不斷攀升及劇烈波動,導致不銹鋼行業成本增加的同時,市場風險加劇。太鋼將在有關部委和行業協會的指導下,聯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推動低成本、高強度不銹鋼的技術進步和應用推廣;鋼鐵研究總院介紹了第三代汽車鋼工業生產技術。2010年我國汽車總產量也達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1800多萬輛),鋼研總院已完成以C/Mn為主要化學成分的第三代汽車用鋼的研發與工業試制;安泰科技介紹了萬噸級非晶合金帶材項目概況。非晶合金作為先進軟磁材料,從制造技術和材料本身均具有典型的節能特點。目前,我國每年新增配電變壓器約120萬臺,若其中20%采用非晶材料12萬噸,將節約投資約600億/年,運行20年可節電1050億度;鋼鐵研究總院介紹了我國700℃燃煤發電機組耐熱材料研發情況。我國將用10-15年時間建成700℃超超臨界燃煤示范電站,把我國火電機組技術水平推進到世界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