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下午,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安監總局六部門聯合召開了全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貫徹落實《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總結推廣山西省治超工作經驗,研究部署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治超工作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出席會議并講話。
朱宏任指出,2008年工業和信息部組建以來,十分重視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工作,嚴把《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審查關,嚴禁“大噸小標”和“小噸大標”車輛及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準入,不斷加強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加大對違規企業的懲處力度。自2008年以來,共撤銷了7744個不符合標準升級更新要求的車型,涉及企業672家;撤銷了3098個不符合《公告》管理規定的產品,涉及企業721家;對不講誠信,違反承諾,生產“大噸小標”載貨汽車、假國Ⅲ排放產品,不按標準要求安裝ABS或防護裝置等弄虛作假的16家企業,分別進行了通報批評、撤銷違規產品公告、停止新產品申報等嚴肅處理。同時,工業和信息部積極探索研究標本兼治的治理超載超限政策措施。在各地工信部門的配合下,按照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密切配合交通、公安等部門,治理車輛超限超載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效。
朱宏任指出,經國務院同意,六部門將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車輛違法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治理整頓的任務和具體做法,各地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與有關部門相配合,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并做好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
一、加強領導,建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的長效機制。治理超載超限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要認真總結近年來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對照山西治理超限超載的工作經驗,查找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結合本地情況,建立和完善治超長效機制的措施和工作方案。要明確工作職責,恪盡職守,加強協作配合,在抓落實、抓反彈、抓典型、抓難點、抓源頭上下功夫,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治理超限超載工作的各項規定和工作部署落到實處。
二、加強車輛監督管理工作,堅決打擊車輛生產違規行為。要按照部下達的任務,加強組織協調,有針對性地對轄區內車輛生產企業的生產一致性進行審核和排查,對于未按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生產車輛的企業,要督促企業整改,并自行召回超標車輛,保證生產一致性。生產企業要做到“五個一致”,即:《公告》中的車型、用于檢驗的樣車、實際生產車輛、產品合格證、上傳的合格證信息都要保持一致,確保車輛參數的合法性與《公告》的一致。要加強與各有關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對于《公告》內企業違規行為,特別是對生產不一致的行為,要及時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按規定嚴肅查處。對于《公告》外企業的違規改裝問題,要及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通報,并積極協助進行查處。
三、加強調查,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對于車輛超限超載,要有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從法規、技術、標準等多個方面采取措施,解決治超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在車輛準入管理方面,要研究制定有關規定,采用科技的手段,從設計生產的源頭抓起,加強車輛輕量化設計和重型商用車的油耗管理,促進汽車節能減排,防止車輛超限超載。
四、加強協作,堅持責任制,力爭治超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要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與交通、公安、質檢、工商、安監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落實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的各項工作,建立信息溝通、交流的工作機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情況互通制度,建立健全治超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責任,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取得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