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17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011年第二次理事長會議在海口召開。會議聽取了2011年中電聯本部重點工作情況、行業重大問題研究成果的匯報,并討論了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常務理事會議安排及有關議案。
中電聯理事長、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主持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孫玉才匯報了2011年中電聯本部重點工作情況,專職副理事長魏昭峰匯報了行業重大問題研究成果,秘書長王志軒匯報了五屆三次常務理事會議安排及有關議案。中電聯副理事長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并就會議議題和有關行業企業的重大問題及中電聯的下一步工作發表了重要意見,劉振亞理事長作了重要講話。中電聯專職顧問、副秘書長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劉振亞在講話中指出,2011年,中電聯本部建設全面加強,重大課題研究和專項服務取得重要成果,行業影響力明顯提升,在服務會員單位、促進行業發展、支持政府決策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為明年工作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劉振亞指出,我國電力行業發展面臨嚴峻形勢和諸多挑戰。一是宏觀經濟和能源形勢復雜。在這種大形勢下,我們既要把握經濟放緩對電力需求和電力行業發展的影響,又要充分認識到電力在能源產業中的突出作用,從全局高度和長遠發展出發,充分認識加快電力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電力適度超前發展,并在發展中解決好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二是電力發展方式亟待轉變。當前我國電力發展存在“總量趨緊、調控力弱、機制缺失”等問題。“總量趨緊”主要體現在電力供需持續緊張。 “調控力弱”主要體現在對煤、電、運調控長期乏力。“機制缺失”主要體現在缺乏統一的電力發展規劃機制、合理的電價機制和有效的市場調控機制。三是電力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受煤電運緊張、風電無序發展、電網建設滯后等因素影響,電力系統安全一直面臨很大壓力,大面積停電風險始終存在。四是電力企業經營困難,發展受到影響。高煤價、低電價導致電力企業陷入困境,行業發展能力嚴重不足。
在認真分析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后,劉振亞強調,電力行業的科學發展不僅關系到行業自身利益,更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重點研究解決四項重大問題。
第一,轉變電力發展方式。轉變電力發展方式,是解決電力行業困難和問題、促進電力科學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電力行業的共同責任。應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電為中心,按照科學規劃、適度超前、集約發展、規模配置的原則,扭轉“過度依賴輸煤”的能源發展方式和“就地平衡”的電力發展方式。根本措施是加快實施“一特四大”發展戰略,優先發展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提高電力供給能力和能源配置能力,保障電力的安全穩定供應和行業的科學發展。
第二,加強電力統一規劃。當前國家正在編制“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能源、電力、電網等專項規劃,對于電力行業是一個重要機遇。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中電聯已經完成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滾動研究報告。下一步要共同推動將該規劃納入國家專項規劃,切實發揮統一規劃的作用,實現電力規劃與國家能源發展規劃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緊密銜接,實現電源規劃與電網規劃的緊密銜接。
第三,加快大型電源基地和特高壓電網建設。從這幾年的發展看,電力供需緊張是一個長期問題。預計到2015年和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分別達到6.3萬億千瓦時和8.3萬億千瓦時,電力建設任務艱巨。在電源方面,必須加快大型電源基地建設,重點加快西部和北部煤炭基地的煤電一體化開發,建設坑口電站群;優先推進重點流域水電梯級綜合開發,建設一批大型水電項目;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集約有序發展。在電網方面,特高壓技術已經成熟,其安全性、可行性、優越性已經過工程實踐的驗證,為大型電源基地電力外送提供了有力保障。發展特高壓已經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推進工程建設。
第四,關注電價機制調整。要積極促進電煤價格與上網電價聯動,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聯動,中電聯要加強與政府和企業的溝通,促進早日形成科學合理的電價機制。
各位副理事長在會議發言中,對今年以來中電聯認真落實五屆二次常務理事會議精神,創新管理機制、加強基礎建設、提升服務水平,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表示滿意,對中電聯的工作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圍繞電力行業科學發展的主題,就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加強電力行業“十二五”規劃滾動研究,電力體制改革、電價改革,解決煤電運矛盾和加強行業文化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